标签:Inditex,Zara,Amancio Ortega Gaona
The complex in Arteixo, Spain, that houses Inditex headquarters and some Zara factories.
Inditex的起源要追溯到1963年,Ortega,一名铁道工人的儿子,在La Coruña通过制作长袍和家居服开始了他的商业征程。1975年他在城里开了一家自己的店,取名为Zorba,来自1964年的电影《Zorba the Greek》。
“我不认为他们(取这个名字)意在创造历史,只是因为它是个好名字罢了,”Echevarría说:“但很显然,两条街开外,有一家酒吧,也叫Zorba,酒吧老板过来说:‘两家Zorba会把客人给搞晕的。’当时他们已经为招牌制作了字母模具,所以只能从新排列组合它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名字。他们发现了Zara。”控股公司Inditex于1985年正式成立。
Ortega想要把自己的主要制造业务留在La Coruña,所以从一开始,他的商业模式就不走寻常路。西方传统的成衣时装公司通常是把他们的设计发往位于中国或印度这类国家的独立工厂,那里廉价的劳动力能降低产品价格。这些服装再被海运回来,春秋两季囤积在商店里,以求减少全年的出货次数。
但是Inditex旗下的品牌,举例来说,要制作一个秋装系列,只给每一家店配给各不同款式的3-4件连衣裙、半裙或是上衣。存货很少,即便有少量小码和中码也被存储在后方。但商店经理需要的话可以要求配更多的货。他们还时刻监控顾客的反应,基本上是他们买或者不买,以及对销售员所说的话:“我喜欢这种平肩的领子”或者“我讨厌脚踝上的拉锁。”Inditex声称他们的雇员对抽取类似的顾客评议受过专门培训。每一天,商店经理都要向总部汇报这类信息,然后传达给公司内部庞大的设计师团队,快速开发新的设计,发给工厂制作出服装。
超过半数的Inditex产品在公司自己的工厂或者离公司非常近、即位于欧洲或北非的工厂生产。Inditex自己的工厂在西班牙,有时考虑到昂贵的劳动力,通常情况下也会外包给葡萄牙、摩洛哥和土耳其的工厂。剩下的则交给中国、孟加拉国、越南、巴西等其他国家。最时髦的时装交给离家最近的工厂制作,因此产品的生产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只需2-3周的时间。Inditex略显高昂的劳动力支出被更加流畅的灵活性——身边没有多余的库存——以及更快的周转速度给抵消了。
这意味着,如果伦敦、东京和圣保罗的Inditex商店都有顾客,举个例子,对亮片枚红色热裤反应热烈,Inditex可以多多配送给这些商店,还可以在三周之内,配送此类热裤的改良版。公司试图使货架保持新鲜;商店做出的承诺之一就是你一直能够买到近乎独一无二的产品。即便以快时尚的标准来看,货品进出的速度还是快得难以想象。所有几千家Inditex商店,均可每周两次接收到新的的时装。
Masoud Golsorkhi——伦敦文化及时尚杂志Tank的编辑——说以这种方式,Inditex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
“当你十月份去Gucci或者Chanel购物的时候,你知道这些衣服在明年二月还将摆在这儿的可能性很大,”他说,“Zara,你知道的,如果你不立刻当场买下它,11天之内货架上的东西就会被彻底换掉。现在就买或者永远也别买。而且因为价格便宜,一般你会当场买下。”
Inditex不会将其成功归因于广告。因为它根本就不做广告。甚至它几乎算得上不设营销部门,也不像它的对手们那样,举行些华而不实的活动——例如,与Stella McCartney, Karl Lagerfeld, Martin Margiela和Marni这类的时装设计师联手,等等。Zara的设计师可谓名不见经传;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是抄袭者,而非设计师。
Inditex的营销部门确实在做的工作与房地产有关。公司在制作具有美感和历史感的店面设计以及店铺的选址上,投入巨大。
“高街的的确确是按照品牌价值来划分地段的,”Golsorkhi——也同时担任很多时尚品牌的顾问,“Prada想要跟Gucci挨着,Gucci也想挨着Prada。奢侈品牌的零售策略就是离Zara这样的品牌越远越好。而Zara的策略则是离它们尽可能得近。”
举个例子,在伊斯坦布尔,Zara、Uterqüe和Massimo Dutti都能在Tesvikiye Caddesi大街——一条时髦又繁忙的大街——上见到,它们与Cartier、Hermès和Chanel仅一街之隔。当它寻找到有价值的房产时,Inditex的表现比这更有野心。2003,Inditex在San Antonio el Real——位于Salamanca的一座18世纪女修道院——开设了一家Zara,还有一家开在位于Elche(也在西班牙)的一座历史悠久的电影院内。去年,公司花了3.24亿美元买下了纽约第五大道666号,这是Manhattan有史以来卖得最贵的一座建筑。
“在纽约,他们在《纽约时报》的一整版上刊登了开张的消息,”Echevarría说,“但这不是广告;而是一则公告;是一则消息。公司没有说任何关于自己的话。目的是让客户来谈论。它没有说它能做得多么好。如果它值得被称赞,顾客口舌就是我们的广告。”
在过去的5年里,Inditex的海外销售额从94亿欧元每年增长到138亿欧元;盈利增长到近20亿欧元。公司的雇员从2007年的80,000名增加到2011年的110,000名。简而言之,虽然西班牙至今仍在经受房地产和债务危机,Inditex依然繁荣昌盛。Echevarría说这事因为决定生产的是顾客,而不是什么其他的方式。某种程度上讲,公司制作的每一件服装都会有人买。如此贴合顾客意愿的商业模式不会受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最近几年,快时尚也变得更加时髦起来;甚至Kate王妃都被拍到身穿Zara的照片。“这是零售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不只是Zara,”Isabel Cavill——总部位于伦敦的一家咨询公司Planet Retail的高级分析师——如此说到,“它们的特征就是当你拾起一件衣服,看上去值500英镑,但你花50英镑就能拥有它。”如果人们夸你的衣服漂亮,你可以牛逼轰轰地吹嘘这可以说是白捡来的。”
渐渐地,H&M和Mango竞相试图跟上Zara的脚步。但Inditex效应可不是只限于物美价廉的快时尚。它迫使——或者说启发,就看你怎么看了——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购买它们的产品。拿Zara来说,每次购物都像是受到了某种驱使;促使你不再为橱窗里那件华丽丽的皮夹克省吃俭用。你买衣服不是出于喜欢,而是因为,50美元的热裤,就跟星期天的两顿饭一样钱,而你要不出手,它们过几天就不见了。这种消费模式已然调整了买家对高端品牌的期许,他们希望后者能像Zara一样制造分分钟都在变化的产品和时尚潮流。
“他们打破了维持一个世纪之久的一年两度的时尚周期,”Golsorkhi说,“现在,近一半的高端时尚公司(例如Prada和Louis Vuitton)一年创作4到6个时装系列,而不是一年两个。毫无疑问,这都是因为Zara。”
联系:nofashion.cn@gmail.com
关注无时尚中文网微信号:nofash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