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的展会如时装周很难独美,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合作,比如纽约时装周就有很多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梅赛德斯奔驰(赞助商,此前是奥林巴斯)和IMG时尚集团(主办方之一)。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悉尼时装周和日本东京时装周。中国的时装周这两年也迎来了一些大的合作方,上海时装周去年就拥有了上海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品牌作为赞助,而北京时装周和梅赛德斯奔驰也有赞助形式的合作。除此之外,上海时装周也和华谊兄弟及时尚芭莎杂志在开幕活动上有较大规模合作,与赫斯特杂志集团今年合作ELLE风尚大典作为上海时装周的后续活动。
这些较大层面上的合作我们也就不多说了,其中包括主办方等因为国情、文化、传媒和受众的关系相差太大,如果拿来比较可能篇幅很大,那么我们就从一些个案来聊聊,也许会有意思的多,因为这其中有些很“国际化”,有些则让我们很惊讶。
18日洗涤品牌碧浪和设计师杨冠华合作了一场发布,乍一看挺新颖。此前,碧浪就一直和上海时装周有合作,包括在复兴公园时期,都有大大的陈列,稍显突兀,也许正因如此,今年才颇费心机地来了一次跨界合作。但是新颖之外,更多的却是质疑。我们也第一时间发布微博,想听听观众和网友的意见,同样,不认同的声音居多。
我们对于品牌和设计师这样跨界合作的尝试是表示赞赏的,包括邀请一些微博红人去展示都是一些不错的尝试。但是要清楚,时装周是设计师和时装品牌的舞台,这次合作碧浪显然占据了中央舞台。杨冠华的展示形式也值得商榷——双人同款展示,一件色彩艳丽,一件有洗旧感。我们能理解碧浪想表达“一洗如新”的意图,也理解设计师想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甚至因为缺钱也都没什么。但是,这样的展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设计师的衣服是不是很容易掉色、折旧?也就是质量问题。这对设计师可是致命硬伤。而碧浪通过这样“损害”设计师来强硬甚至夸大地强调自己产品功能,不见得多讨好。是不是没有更好的形式?比如,我们就有这样的想法。作为洗涤产品,环保成为很多同类产品的卖点,时尚品牌这几年也有类似诉求,且环保本身就是一个很时尚的品牌。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合作——一个省水节能易洗涤的系列?而不是这样Hard Sale,将碧浪的产品强硬地插入,说实话也不咋好看。
寻求赞助商,不管对于时装周还是对于资金不足的设计师都是有必要的,只是我们应该采用可持续的策略,也就是说它应该有个门槛或者标准,碧浪和杨冠华这样的合作,我们看来是否达到时装周的准入门槛值得商榷。
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外时装周还没有这样的合作案例,所以不能拿一个完全相同的来做对比。但是像巴黎时装周期间法国著名甜点品牌拉杜丽(Laduree)和浪凡(Lanvin)设计师阿尔伯·艾尔巴茨(Alber Elbaz)合作推出马卡龙、伦敦时装周期间迪士尼和很多英国设计师合作的米老鼠系列都可以借鉴。想一想浪凡(Lanvin)的秀场模特拿着马卡龙边走边吃你可能会笑出声来。是的,作为想借时装周作为宣传的品牌不一定要置身中央,碧浪之前的时装周趋势电子报告就做的相当不错。而作为设计师就更加应该三思该和什么样的品牌以什么样的形式合作才能让自己收益。
另外再来聊聊和科技方面的合作,这里说的科技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高新技术,而是时下最热门的“IT”。今年纽约时装周谷歌(Google)和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的合作就持续成为新闻热点,虽然这个合作还只是流于形式(模特戴着Google glass走秀,并有一部Google glass拍摄的短纪录片),但其带来的震荡真是由于科技对时尚带来日益巨大的影响,而这其中又以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最重要和直接。前天我们已经讨论过社交媒体了,现在可以说一说电商了。
2011年2月份,华人设计师德里克·林 (Derek Lam)就和电子商务网站易趣(eBay)合作了2011秋冬系列,共16套服装通过静态展示的形式在时装周期间推出,而这些衣服也在易趣(eBay)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生产,得票最多的前五名将会生产销售。当时的媒体也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多。半年之后,上海时装周2012春夏发布,也首次和电商合作,走秀网联手廖晓玲、刘清扬等6位设计师在上海时装周做了一场秀。当时我们也在现场观看了,觉得是一种不错的模式,设计师的服装业非常适合电商,对于缺少国际品牌授权的中国电商来说,中国设计师品牌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对于设计师品牌,同样为他们节省了很多渠道和推广的费用,至少在买手店寄售、代售的情况下又多了一条通路,况且很多电商网站的流量、受众面甚至要大于一个实体店。
今年,上海时装周和另一个新的电子商务网站摩登客合作,推出上海时装周走秀款预售。2011年与走秀网的合作虽然也有预售,但都是基于那场合作秀的设计师品牌预售,今年的合作则是贯穿始终。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2011年的合作是走秀网想借时装周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代理设计师品牌,而今年即是摩登客想通过时装周推广自己的平台,上海时装周更是借此让众多设计师和品牌多一个销售和推广的渠道。这样的合作也许会成为常态。国外今年上线的Moda Operandi电子商务网站便是如此,只不过销售的都是如艾莉·萨博(Elie Saab)、华伦天奴(Valentino)这样的大牌,但模式基本一样,可见已然是一种模式。
上海时装周已经进行了大半程,和大家聊了不少关于时装周的话题,其实,我们也采访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脉思(Mass Concrete)品牌的设计师张雷(Chuck Cheung),明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这次采访聊聊一聊真实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和他们与时装周的关系。
本文作者:唐小唐 无时尚中文网创始人
联系:nofashion.cn@gmail.com
关注无时尚中文网微信号:nofash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