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上海时装周,2013春夏,Victoria Beckham,Holmes & Yang,维多利亚·贝克汉姆,Zadig & Voltaire,凯蒂·赫尔姆斯,珍妮·杨
Holmes & Yang 2013春夏
时装秀从最早的仅向VIP客户展示到引入编辑买手,再到如今充斥各色人等的时装周,其形式日益丰富多彩,这也时装行业从原来只提供高级定制服务的贵族化到如今面向大众零售、更民主的一个产业,与此同时,整个产业也急剧膨胀,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正是由于商业,时装周开始被细分,按性别,按成衣和高级定制,甚至每座城市的时装周都有其区别其他的独特个性。
Victoria Beckham一开始也采用了静态展示
中国的商业起步并不晚,种种国家、民族性质的宣传上我们总爱把丝绸之路拿来说事,但是现代商业中国却落后西方很多,历史书上说的“被船坚利炮打开了大门”虽值得商榷,但本质上一样是被迫的。具体到时装产业上来,更是要追溯到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的布票时代瓦解之时,因“亚洲四小龙”成本激增世界制造工厂转移到了珠三角,今天,同样面临着世界制造工厂向更穷的柬埔寨、越南转移的可能。
之所以在开篇扯这些宏观的东西,只是想说明在市场经济下的一切都有规律可循,遵从着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如上一篇文章所说这都在正常不过。说完这些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聊聊时装周的现代形式。
以商业最成熟的纽约时装周为例,时装展示一般大概分为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时装秀,有一个较大的场地,数名模特进行动态的猫步展示,一次发布可能有30到60套服装不等,比较常见的是40套左右,如果能进行这种规模的发布,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品牌了,衡量标准有品牌有多少间门店,年销售几何,更重要的是在一定在稳步增长。品牌的扩张需要更大的舞台来展示,便采用此种方式,面向的人群也更广。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一个品牌成熟的标志。另一种便是小型秀,多在一些工作室或者酒吧比较宽松的环境,服装在20-30套左右。比如,前段时间因新建酒店不准中国游客入住、闹得沸沸扬扬的品牌Zadig & Voltaire在2013春夏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同样预示这一种扩张,但相对谨慎,品牌持有人资金不是特别充裕,还不足以连续开店。还有一种便是静态展示。这种情况一般是品牌已经有一些受众,他们需要再接受媒体和买手更进一步的市场检验。9月份纽约时装周上汤姆·克鲁斯前妻凯蒂·赫尔姆斯和造型师珍妮·杨合作的品牌Holmes & Yang便属此列。作为中国人可能很难想象,如此知名明星在纽约时装周的处女秀居然采用此种“小气”的形式。是的,这就是商业原则。虽然Holmes & Yang 并非初创品牌,也有门店,但是在纽约时装周表演如果一开始就来一场大型秀,遭遇挫折再翻身就比较困难,因为它还算不上一个有历史的品牌,栽个跟头可以原谅为“偶尔失误”。如今如日中天的设计师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纽约时装周则更谨慎,大概10套衣服,最简单的Showroom展示,而Holmes & Yang还好歹有个场地。纽约时报今年时装周前也采访了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回答也应证了这一点,纽约是最好的商业出发地,一个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品牌必须脚踏实地的从基本开始。
Zadig & Voltaire在2013春夏
再反观中国的时装周,包括上海时装周,我们基本上看不到这样清晰的逻辑。各种号称独立设计师、高级定制设计师的设计师品牌粉墨登场,可能第二季我们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如果移植到国外,对于一个品牌绝对是大新闻,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这个品牌是不是遇到了经济问题,做不下去了。从静态秀到动态秀,再到每季连贯是一个设计师品牌走向商业成功的基本军规。我们见到和认识的很多设计师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些,我们曾经写过文章,去中国的时装周看看,能连续发布10季的设计师品牌寥寥无几。中国设计师通常将时装周当做个人的表演,今年手头宽裕了就搞一次,明天钱赚的不多就算了。我们认识的某位设计师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门店,以为企业设计工作服为生,都隔三差五地去时装周发布一次“高级定制”,其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事情在国内其实不算少。
在国外现在有另一种捷径——场外的秀,这跟这几年时装博主和街拍的迅速发展有关,当一位知名的时装博主穿着一件不太知名的设计师的服装被拍到,然后登上如Vogue\Style.com\纽约时报这样的大网站之后变一夜爆红,美国现任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之于吴季刚(Jason Wu)和翠西·瑞斯(Tracy Reese)算是个中的极端案例,要靠街拍和博主走红要难得多,且多半还得凭运气。这种“秀”在中国更没有任何土壤,号召力和整个博客、街拍基础有限,唯一的可能是通过明星,国内也有少数个案。
虽然说时尚行业是个交际和混脸熟非常重要的行业,但是要想商业上成功,这条路完全走不通,有多少同行、编辑会买你的衣服,即使买,又有多少量?况且哪个圈子不需要混脸熟呢?
还好,三十岁左右的这一代设计师慢慢明白这个道理,很多在低调做商业,谨慎地参加时装周,这跟他们很多有国外读书、实习和工作的经验有关。
这样说,设计师们也不用着急,商业的繁荣,包括这几年基金、电商增多,以及其他诸多行业都想分时尚一杯羹的现状来看,大家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明天,我们接着聊“合作”的事情。
本文作者:唐小唐 无时尚中文网创始人
联系:nofashion.cn@gmail.com
关注无时尚中文网微信号:nofashioncn